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博物馆里迎大年_深圳晚报数字报

70余家博物馆,400余张文物图片,名物研究学者扬之水《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一书,将带我们走进文物的“繁华光影”。跟着扬之水逛博物馆,看见的不仅仅是文物——在她笔下,器物的美、时间的印记、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蔚然成歌。

走进文物的繁华世界

首先解释一下书名,“定名与相知”是扬之水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

扬之水以散文之笔,呈文物之实。书中所含十一篇文章均为她在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或花结绶带,或家居用器……70余家博物馆,400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引领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

扬之水,原名赵丽雅,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有《先秦诗文史》《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三卷)、《棔柿楼集》(十卷)等。自从事名物研究以来,扬之水几乎一年四季都在博物馆里。在友人眼里:扬之水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关于本书的内容,扬之水在后记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她说,名物研究是传统训诂学的一支,微言一克,千钧之重,是她久放在心里的治学目标,自己从未放弃寻“微”的努力,收入《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的篇章依然是寻“微”。

例如,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土器物的定名,是扬之水关注多年的问题。她曾几番前往观摩实物,不断刷新自己的认识。收在书里的《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土器物丛考》以及所附《内家香获见记:〈天香·赋龙涎香〉与周密的收藏》,是她对以往考证的一个小结。

发现于无锡的明华复诚夫妇墓与明黄钺家族墓,是扬之水十几年前入手金银首饰研究之后,即十分留心的一批实物材料,从旧馆到新馆,她几度往观展陈,归来写就《无锡博物院观摩散记》。

《“繁华到底”: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丛考》,可以说是她追踪观展的结果。起因是2013底,扬之水在南京博物院参观“金色中国:中国古代金器大展”时,看到蕲春县博物馆藏一批出自荆藩王墓的金银首饰,不论造型还是题材都是未曾经见。她认为展中首饰及纹样的定名似有未妥,因此转年又特地往武汉博物馆参观这批文物的专题展“金黄璀璨的夕唱:蕲春明代荆王府墓出土金·银·玉器”。同年初夏,再往黄石博物馆参观“荆王府珍宝展”,最终在友朋帮助下与蕲春县博物馆结缘,得以手抚实物,仔细观察,为之重新定名,并受馆方委托,促成它在浙江省博物馆以全新面貌展出。

扬之水在书中还讲了很多故事,无法一一列出。只要跟着她逛下去,定能有许多收获。

读物之后仍然需要读书

扬之水表示,现在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潮流,她已经不只一次在报纸标题上看到“看展去”,这三个字其实是她原来想写的一本书。还有人说,看展览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她从来不喜欢赶潮流,所以坦率地说,她是走在这个潮流前面的。因为20年前,她从问学开始,老师的许多授课就是在博物馆里。

那时是一边阅读图录,一边到博物馆实物求证自己的阅读判断,这样做下来非常有收获,体会到博物馆参观的种种好处。20年来从国内到境外,从东南亚到欧洲、北美,她跑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同时逐渐把参观展览作为扩展见闻、搜集资料的直接方法。

逛了这么多年博物馆,扬之水比较说,国外的博物馆最受关注的是美术,如绘画、雕塑等等。参观者主要追求艺术的滋养,到那里去感受艺术,甚至拿着画架在油画面前临摹。世界各大博物馆,比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都是以他者的器物为多,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

国内的大小博物馆正好相反,收藏品几乎都是自家物而没有他者,这种藏品结构,使它成为参观者直接了解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文物汇集于博物馆,把考古报告变成了立体的,但展品往往脱离当日环境,虽然展板会提供很多背景资料,而且有讲解员的解读。但这些都要通过我们自己消化、理解和辨认,因此读物之后仍然需要读书。

扬之水说,她做名物学的核心就是关心一件事物的始末原流,它怎么发生、怎么发展,这个变化经过怎样的历史淘洗,最后成为这个样子。比如谈宋代的文物,要用宋人的话来说。不管是花鸟还是动物,还是各种场景,都要用当时的话,这个非常难,也是她写作最费心力的部分。《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浓缩了她对研究对象的理解,是经过很多思考、看了很多东西才说出来的话。

B

在田野领略

考古工作魅力

与扬之水逛完70余家博物馆后,让我们跟随考古学家郑嘉励一起去寻找被岁月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秘密。

郑嘉励可不是那种古板严肃的考古学者,他因感性而有趣味的文字,被人亲切地称为“考古界网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名物研究学者扬之水对郑嘉励这样评价:他的本职工作是考古,但一起聊天的时候,往往都是听他谈“文学”,甚至是很专业的“咬文嚼字”,而通常很有道理,教人不能不服。

郑嘉励,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1991至1995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95年7月,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瓷窑址考古的调查、发掘与研究,2010年被聘为研究馆员。除了诸多专业著作外,郑嘉励业余从事杂文写作,结集出版有《考古的另一面》,既为个人抒情遣怀,也为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情感、趣味和思想的连接。

最新出版的《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一书,展现了郑嘉励多年的求索与漫游之旅,回到田野考察现场,让读者全面地领略考古工作的魅力。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还原了第一线的发掘场景,让读者切实感受考古工作艰辛之中的乐趣。第二部分《行路记》,以考古工作为线索,展现了多地的特色风物和世事变迁,既有游记散文的感性气息,也具有田野调查笔记的理性气质。第三部分《品物记》,探析古迹,展现器物之美,以及古人造物的匠心独运。第四部分《怀人记》,以淡笔写浓情,追忆了那些无法忘却的人,如“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恩师、兢兢业业的同事、考古现场的考古技工等,透出对人间温情与善意的珍惜。

这些看似主题各异的作品,兼具学术韵味与田野气息,将一位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心路历程和发现之旅,清晰而完整地予以呈现。

C

追寻老北京隐秘角落

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北京留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很多,但也有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历史变迁中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名字。作为地道的北京人,陆波用《北京的隐秘角落》一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动的老北京。

陆波的本职工作是律师,她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2年起做执业律师,长期为京城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工作之余,陆波尤爱写文史类文章,现为腾讯·大家专栏签约作者。

在《北京的隐秘角落》中,陆波以自己的目光去追寻定慧寺、宜芸馆、蓝靛厂、保福寺、樱桃沟等“隐秘角落”的历史足迹,讲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或深或浅印记的人们的故事,试图将大时代与小事件勾连起来。在她笔下,有“北大南门外那条穿越历史的神秘通道”,也有“保福寺桥下历史的草蛇灰线”,还有“北京人心心念的大隆福寺庙会”……陆波在旧址中倾听古都往事心声,在遗迹里寻找帝王古刹运命,有考据,有辨析,她拨开历史雾霭,把北京老城款款道来,揭示了那些被遗忘的或不为人们所知的历史。

她的重心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考察北京城隐秘角落的文物遗存,重要的不是它们自身的前世今生,更多的是围绕这些因缘起合而隐藏于更深处的人与事,可能是帝王将相,可能是草根平民,那一份真挚的血肉人生是她最想挖掘的;其二,尽量呈现业已不存在的“老北京”,虽然沧海桑田、面目全非,但陆波试图用文字来阐释物转星移的变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作家李敬泽评价,陆波自己就是一支考古队和勘测队,她在这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大都市的缝隙间,勘探历史的沉积。由此她获得一种感受、认知和想象的能力,使城市空间获得深邃的时间纵深。人世纷纷,如戏如走马灯,我们原来和那些君王、僧侣、公主和奇士同在一个舞台上。陆波以律师的明察和缜密、诗人的体贴和激情,令日常的城市地理图景经受一种来自历史的震惊:那是莽苍苍千山万水,是路迢迢铁马秋风。

(本版撰文 李福莹)